對一家公司而言,選擇供應商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供應商選對了,未來的潛在問題也減少了一半。但是,如何選對供應商?如何管理供應商?可以透過以下的四個作業流程來進行供應商管理。
首先,第一個階段是書面審查,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來挑選供應商,降低選錯的風險,以確保供應商品質。
這家供應商取得那些國際品質認證?
在進行深入了解前,先調查這家供應商取得那些國際品質認證,就可以初步掌握其品質水準,以下面3個例子說明之。
如果取得「ISO國際品質管理認證」,代表這家供應商在研究開發或是生產方面之生產過程或是處理程序符合期望,其品質管理的流程與必要的標準程序都受到規範要求,
如果取得「IECQ QC 080000綠色產品認證」,代表這家供應商具有環保意識,遵循環保的相關法令和標準,諸如:WEEE、EuP、REACH、RoHS等,能有效的把產品銷售的風險降至最低。在製造業管理上,「環保議題」是一個趨勢,供應商取得「IECQ QC 080000綠色產品認證」,就多了一份保障,而歐盟自2006年7月1日實施RoHS強制執行法令 (EU 2002/95/EC),更不容忽視,因為影響到產品能否在歐盟銷售。即使產品不在歐盟銷售,RoHS指令已經演變成國際性的要求標準。
如果取得「OHSAS 18001職業安全衛生認證」,代表這家供應商重視對員工的保護,有制定規範流程來控制並減少可能的意外,提升工作環境的安全、衛生品質,供應商取得「OHSAS 18001職業安全衛生認證」,就多了一份保障,不會因為工安意外事故而導致交期延誤。
這家供應商在業界的評價如何?
商業信譽是指經營者通過公平競爭和誠實經營所取得的良好的社會綜合評價。體現了商業主體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一家取得各式各樣國際品質認證的公司,不代表是這家公司有信譽,一旦與沒有良心的企業合作,就像是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危機重重,非常不可靠不安全,未來甚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因此,調查了解該公司的商業信譽非常重要。
藉由媒體報章或網路上查詢供應商是否違反誠信廉潔、道德管理規範或企業社會責任,並查證是否屬實,以作為書面審查的參考項目。
這家供應商的規模如何?
如果上述兩點都符合要求,接下來就可以了進一步了解供應商的規模,以了解它們是否符合需要。例如:
- 公司資本額?
- 公司有多少員工?
- 公司成立多久?
- 誰是他們的前三名客戶,佔了他們銷售額的百分之幾?
- 工廠是什麼模樣的?
- 工廠有什麼設備?
- 有多少條生產線?
- 他們有分包給其他供應商製造嗎?
- 他們的研發和製造能力?
供應商規模的大小要求,視公司的需求而定,沒有一個合格的標準。一旦通過書面審查後,接下來就可以進入第二個階段:實地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