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是定期稽核,針對合格供應商,需要實施定期和不定期之品質稽核,用以判斷其品質系統是否有效實施和維持,及時找出供應商的潛在或已存在問題。定期或不定期稽核的執行原則概述如下:
定期稽核:在每年年底制定次年度供應商稽核計畫,針對重點供應商進行現場稽核,檢視潛在或已存在的產品異常處理流程,一旦稽核結果未達應有標準,要求供應商在期限內進行改善;也提供適當的協助、輔導與教育。當供應商回覆矯正預防措施,並完成改善後,視情況指派專員到供應商確認。
第三階段是定期稽核,針對合格供應商,需要實施定期和不定期之品質稽核,用以判斷其品質系統是否有效實施和維持,及時找出供應商的潛在或已存在問題。定期或不定期稽核的執行原則概述如下:
定期稽核:在每年年底制定次年度供應商稽核計畫,針對重點供應商進行現場稽核,檢視潛在或已存在的產品異常處理流程,一旦稽核結果未達應有標準,要求供應商在期限內進行改善;也提供適當的協助、輔導與教育。當供應商回覆矯正預防措施,並完成改善後,視情況指派專員到供應商確認。
前言:由於文章中使用到一些數學符號和方程式,這些數學符號和方程式無法以文字方式轉貼到部落格,需要一一轉成圖檔,把這些數學符號和方程式轉成圖檔再對應的貼到文章的適當位置,費時費力,只好把整篇文章轉成圖檔。因此這篇文章以圖片方式呈現,解析度不是很好。
在前面的文章中,有簡單的介紹平均值,在這裡對平均值作深入說明。
平均值可以細分為4種:算術平均值、加權平均值、幾何平均值、調和平均值。
一. 算術平均值(arithematic mean):一組數或量相加總,再除以該組數的個數,稱之為算術平均數。若有 n 個數,其算術平均數為X1,X2,X3,…Xn的平均值為:
當我們要判斷一母體品質好壞,可依據下列幾項數據資料來進行:
而製程能力評價也可以說是從這四方面的統計值來評價,現在就從製程能力的評價計算公式來說明之。
一. 製程準確度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比較製程分配中心點與規格平均值一致之情形,計算公式如下:
雙邊規格:
離中趨勢量數是指描述一組數據離中差異情況和離散程度的量數,也稱差異量數(Measures of Variability) ,表現數據組內個數散佈情形,離中趨勢量數常見的表徵數有全距、四分位距、變異數、標準差。
(1)全距(Range):一組數據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其計算公式如下:
全距=極大值-極小值
在分析一組量測數據的分布時,數據組的中心值的量數,稱為集中趨勢量數(Measures of Central Tendency),是為了表達整組資料的集中趨勢,在統計學中,集中趨勢量數常用的表徵數有平均值或平均數 (Mean)、中位數 (Median)、眾數 (Mode)。
(1)平均數 (Mean):一組數或量相加總,再除以該組數的個數,稱之為算術平均數。即若有 n 個數,其算術平均數為X1,X2,X3,…Xn的平圴值,分為樣本平均數和母體平均數。
談到品質,就會牽涉到統計(Statistics),透過統計結果進行推論,作為下一步改進的決策依據, 其流程如下:
從收集資料開始,針對資料進行整理和運算後,變成有用的資訊,對於資訊進行分析或解釋,這一段過程就是把資訊轉變為知識,最後作出下一步改進或改善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