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產品是設計和製造出來,不是檢驗出來,但是沒有一家公司產品在出貨前不做任何檢驗,至於100%全檢還是抽驗,就視公司的規模、人力或客戶要求而定。如何做外觀檢驗,除了要依照產品規格和客戶要求外,還是有一套基本檢驗標準供依循,現在就從大原則來探討如何做產品檢驗。產品檢驗大致上分為外觀檢驗和功能檢驗,產品的功能檢驗視產品的特性而定,需根據產品的特性和規格來制定,在這裡只針對金屬或塑膠殼的產品類型探討外觀檢驗。
一個產品會有六個面:上下兩面、前後兩面、左右兩面,其中使用者最常注意到的是上面和前面,必然採用最嚴格之要求。其他四面則可適度的放寬要求,放寬的程度就視公司或客戶要求而定。
對檢驗環境的要求:需在良好照明下的室內進行檢驗,從各個方向檢測此產品。A區之檢驗目視距離為60 cm,其他區域目視距離為90 cm,以面積15 cm * 40 cm為檢驗基準內持續目視時間3秒~5秒 ,但較複雜形狀之料件需花費較多時間。
檢驗時需從不同的性質來檢視重點,分類如下:
- 金屬殼:
項目 |
檢查內容 |
項目 |
檢查內容 |
1 |
起泡、脫皮現象 |
2 |
氧化物:生銹或腐蝕 |
3 |
非機械加工殘留之紋路或接縫 |
4 |
手部操作區域有突起或銳利邊會造成割傷 |
5 |
螺絲孔內螺紋漆或膠,影響組裝之連結者 |
6 |
油漬 |
7 |
刮傷、磨傷、擦傷造成露底材者、毛邊 |
8 |
表面結構可看出缺料不足的現象 |
9 |
凹凸痕 |
10 |
破裂 : 沖斷、彎腳部位有龜裂現象,抽孔歪斜或裂開,非設計上的裂痕 |
11 |
表面異物(髒污) |
12 |
電鍍 : 有水紋、腐蝕、生鏽、起泡、傷痕、鍍層脫落之現象 |
13 |
表面異色點,對比明顯 |
14 |
烤漆塗裝 :有流漆現象,顏色不均見到底色與噴痕,塗膜剝離、浮起、龜裂,該噴漆而未噴漆,外觀明顯者 |
15 |
機構組裝 : 變形、搭配錯誤 |
16 |
色澤 :雜色或明顯混色 |
17 |
機構組裝 : 螺絲未鎖、不緊、滑牙 |
18 |
印刷文字:文字印刷斷、缺、模糊或文字位置偏移 |
19 |
機構組裝間隙 |
20 |
螺絲氧化、生鏽 |
- 塑膠殼:
項目 |
檢查內容 |
項目 |
檢查內容 |
1 |
顏色與圖面所示不符合 |
2 |
外殼有凹痕或反白產生 |
3 |
外觀塑膠殼撞傷致塑膠殼變形或龜裂 |
4 |
塑膠殼缺口、破損 |
5 |
刮傷、磨傷、擦傷、毛邊 |
6 |
破裂 : 沖斷、彎腳部位有龜裂現象,抽孔歪斜或裂開,非設計上的裂痕 |
7 |
凹凸痕 |
8 |
烤漆塗裝 :有流漆現象,顏色不均,見到底色與噴痕,塗膜剝離、浮起、龜裂 |
9 |
表面髒污可擦拭乾淨者(如 : 油漬、手紋) |
10 |
色澤 :雜色或明顯混色 |
11 |
表面異色點 |
12 |
機構組裝 : 變形、色澤、規格不符 |
13 |
印刷文字 : 文字印刷斷、缺、模糊或文字位置偏移 |
14 |
機構組裝間隙 |
15 |
外觀清潔有加工油污 |
16 |
扭力與圖面所示不符、扭力不足 |
17 |
機構組裝 : 螺絲未鎖、不緊、滑牙 |
18 |
螺絲氧化、生鏽 |
- 版面印刷
項目 |
檢查內容 |
項目 |
檢查內容 |
1 |
印刷字形與圖面所示不符
|
2 |
文字漏印或不可辨識字義 |
3 |
字形不見、斷續,使得字義不明與其他字混淆。
|
4 |
文字與符號有模糊、斷裂、重影之現象 |
- 包裝材料
項目 |
檢查內容 |
項目 |
檢查內容 |
1 |
包裝材料及包裝方式與圖面所示不符合 |
2 |
貼紙:字體、線條無法辨識,或有明顯破損及污損。 |
3 |
印刷無法清晰可辨,或有明顯破損及污損且明顯裂縫。 |
4 |
產品與包裝盒序號或型號不一致。 |
上述的檢驗標準,僅供參考,必須根據產品的性質或客戶要求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