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引起我的關注,利用這個案來探討供應商管理

故宮南院、世大運籃球館 廠商造假 用到假貨 防火塗料不防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27000679-260106

 

原料供應商宣稱進口知名大廠Phoenix的防火塗料,但是文件、產品全部都是造假。

 

從這個新聞事件,暴露出一個問題,那些受害的公司或政府單位,沒有落實執行供應商管理(Ch. 4),供應商管理不應只有核對文件,而是要做到供應商認證(Approved Vendor ListAVL)、物料認證(Approved Part ListAPL)、物料品質確認(Incoming Quality ControlIQC)、供應商定期評核等。

 

 

第一關:供應商認證

在進行供應商認證時,需由採購主導,研發、製造、品保等單位配合執行。針對供應商進行評估,評估的方向包括:經營理念、價格之合理性、供貨及物料支援、開發設計能力、製造能力、品質系統、市場評價,業界口碑等。

如果供應商是代理商,而且代理的原廠規模夠大,就常常忽略原製造商審查評鑑的這一塊,因為即使要去原製造商,對方也不見得理會你這個小客戶。此時就全經由代理商提供的文件來認證,公司也容易忽略一些細節。

 

第二關:物料認證

當通過了第一關,來到了第二關的物料認證,需規劃執行材料篩選及試驗工作,評估方向包括規格書承認和測試驗證,把材料進行測試,如果沒有足夠的儀器設備進行測試,就要委託第三公正檢驗單位進行測試,不能單憑供應商的規格書和檢測報告作為物料認證的依據。從新聞報導內容作研判,那些受害的公司或政府單位,在進行物料認證時,停留在文件審查的階段,沒有把材料委託第三公正檢驗單位進行防火的相關測試。

在一般公司所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公司的零件工程師就只要求供應商一手包辦提供第三方認證資料,只要拿到文件就可以,重點只有一個:凹供應商花錢去做認證。這也無可厚非,但也不去追究、查證文件如何取得,只要有第三方資料就交差了事。

 

第三關:品質檢測

當通過了第二關的物料認證後,為確保持續之進料都達到品質之需求,依照實際狀況來訂定逐批品質之檢測辦法,針對關鍵材料,如果沒有足夠的儀器設備進行測試,就要委託第三公正檢驗單位進行測試,不能一昧的相信供應商的品質。針對關鍵零件,更需建立關鍵零件管制流程來進行監督與追蹤,以利於掌握關鍵零件之品質狀況。

公司必須設有足夠龐大的品管人力,才能做這些原材料檢測,或是委外測試;大部分的公司既沒有原材料檢測的編制,又花不起費用去做第三方,讓品質只留在文件上紙上談兵。

 

從這次的案例來看,官僚單位全部只做文件的審核,大多數也只看出初次的進料紀錄,後面就不那麼嚴格;而且這種材料很不容易被分辨出來,若非業界舉報,很難被察覺。

 

針對最後一關的供應商定期評核,需根據公司的人力狀況來決定,例如:每月、每季或半年一次,不在這裡作討論。

arrow
arrow

    兩本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